一文看懂 pct國際專利申請體系,pct專利申請流程講解
專利代理 發布時間:2023-06-05 14:24:50 瀏覽: 次
pct國際專利申請體系:
PCT《專利合作條約》是1970年在華盛頓簽署、1978年生效的多邊國際條約,是申請人在PCT締約國尋求專利國際保護的主要工具。
PCT體系內各締約國主管局承擔不同的任務,開展國際合作,共享工作成果。 經過多年的不斷建立和發展,圍繞PCT法律框架的重大變革已基本完成。 近年來,涉及PCT法律制度的變化主要是通過修改PCT實施細則來進行的。
近年來,國際局和主管局著眼于開辟新的國際合作業務,不斷點出PCT體系中的“合作”要素。
(1) PCT-PPH
專利審查高速路(PPH)是指申請人提交首次申請的專利局(OFF)認為至少可以授予該申請的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,只要相關后續申請滿足一定條件,包括初始申請應用程序和后續應用程序。 申請人可以以OFF的工作結果為依據,督促OSF推動后續申請的審查,如權利要求完全對應,OFF工作結果可由專利局(OSF)獲取后續申請。
PCT-PPH作為PPH的常規模式之一,是指申請人可以借助OFF作為國際檢索單位出具的書面意見或OFF作為國際審查機構出具的國際審核報告,向OSF提出PPH請求。權威。 目前,有 41 個主管局參與了至少一個雙邊或多邊 PPH 項目并收到了積極反饋。
(2) 協作式檢索和審查
協作式檢索和審查(CS&E)是近年來在PCT體系下開展的一項新的業務試點項目。 由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局的審查員使用不同語言完成對一件PCT申請的國際檢索和審查。 審查工作,產生共同的檢索報告,但首席審查員負責撰寫書面意見。 CS&E業務于2009年由國際局提出,意大利專利局、美國專利商標局和日本專利局于2010年至2012年聯合組織了兩次試點,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。
2016年6月2日,經過多輪談判和討論,法國專利局、日本專利局、韓國特許廳、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英國專利商標局簽署了《PCT合作協定》。合作框架的搜索和審查”文件。至此,第三階段試點工作即將啟動。
(3) 國際局將檢索本傳送給國際檢索單位
2013年,根據國際局的提議,美國、挪威和以色列的受理局啟動了國際局向國際檢索單位發送檢索副本(eSearchCopy)的首個試點項目,將檢索通過國際局復制到作為國際檢索單位的意大利專利局。 截至2017年初,已有30個RO和12個國際檢索單位參與了eSearchCopy服務,建立了63對RO-ISA。
為了通過國際局以電子方式傳輸檢索副本,受理局必須通過電子傳輸方式(PCT-EDI 或 ePCT)向國際局發送備案副本包(包含備案副本和某些隨附項目的電子包) , 通知國際局申請人已繳納檢索費。 國際局核對相關信息后,將代表受理局及時向國際檢索單位提供擬檢索的檢索副本包(從受理局收到的電子記錄副本包的副本)。 ESearchCopy可以大大增加復制和發送搜索副本的成本,簡化傳遞方式,提高傳遞效率。
目前,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國際檢索主管機構,僅接受國際局作為受理局通過eSearchCopy發送的檢索副本。 上述檢索本占全部10個合同受理局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發送的檢索本的82.1%。
截至目前,全球PCT電子申請占PCT申請總量的95%以上,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受理的電子申請比例高達98%。 大力推進信息系統建設,改進工作流程,提高審查效率和質量,控制局內審查成本,改善申請人體驗,降低費用,減輕申請人負擔,早已成為PCT未來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。系統。
(一)WIPO牽頭的信息系統建設
國際申請系統(ePCT)作為WIPO打造的PCT國際申請運營管理平臺,將現有客戶、受理局、國際單位和國際局的所有功能集成在一個統一的界面中。 國際局希望最終將ePCT系統發展成為集中式、交互式的電子文件系統,并在ePCT系統中覆蓋國際階段的所有程序。 據悉,WIPO旨在為主管局和申請人提供更多的電子工具和更全面的電子服務,主要包括以下內容:
1. PATENTSCOPE:是國際局開發的檢索服務系統,為申請人和公眾提供PCT申請文件的免費檢索服務。 據悉,WIPO還開發了一款用于PATENTSCOPE界面的機器翻譯工具——WIPOTranslate。 WIPOTranslate支持法文、英文、西班牙文、法文、日文、韓文、俄文和英文之間的著錄數據互譯,以及中文、日文、法文和英文全文文本的互譯。
2、DAS(Digital Access Service for Priority Documents):由國際局建設和管理的電子服務,通過專利局之間的合作,以電子交換的方式獲取優先權證明文件。 該服務目前有 11 個參與局。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于 2012 年 3 月 1 日推出了這項服務。
3. IPAS(工業產權手冊系統):為國家局提供一種手動自動化專利、實用新型、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商標國家審查的方式,包括向國際局發送國家階段信息的選項,以及檢索已公布的國際申請的國家階段審查所需的文件。
4. WIPOCASE(檢索和審查集中訪問系統):使主管局可以訪問其他主管局對相同申請的檢索和審查結果,包括PCT申請的國家階段審查結果。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自2015年6月1日起接入該系統。
(二)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牽頭的CEPCT體系建設
2014年3月31日,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自主設計開發的中國PCT申請國際階段審查與流程管理系統(簡稱CEPCT系統)即將上線運行。 CEPCT系統是涵蓋PCT國際申請和審查全過程的管理系統。 集新申請和中間文件提交、案件管理、信息查詢、通知接收、在線支付等PCT全流程服務于一體,實現PCT國際申請。 國際階段各項管控職能實現了國際申請審查電子化、無紙化、編碼化。
pct專利申請流程:
PCT國際有兩個階段: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。
先申請國際階段,再進入國家階段。
一、國際階段:
1. 提出申請。 申請人可以自在中國在先申請的申請日(優先權日)起12個月內以英文向中國國家局提出PCT國際申請,無需提交優先權證明文件即可在中國主張優先權。
2.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受理局受理專利申請,作為國際檢索機構出具國際檢索報告。 申請人可以根據上述檢索報告修改其專利申請文件。
3.國際公布專利申請。 國際局將在自優先權日起 18 個月期滿時予以公布。
4.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請求。 申請人應當在申請的同時或者自優先權日起19個月內提出國際審查請求,并收取審查費。
5.根據國際復審單位出具的國際復審報告,申請人可以根據該報告對其專利申請文件進行修改。
2、國家階段:
申請人可以在自優先權日起30或31個月期滿前選擇一個PCT成員國,向該國專利局申請其國家專利,即進入該國國家階段。
PCT國際申請進入國家階段時,需要將申請文件翻譯成申請國的官方語言。 主要流程與在國內相同,包括:申請進入、公告、實質審查、授權等流程。
(樂知網- 領先的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平臺,聚焦 專利申請,商標注冊 業務)
關鍵詞: PCT專利申請 pct ?